关注微信「大白妈妈订阅号」(ID:dbmmdyh),更多精彩文章抢鲜看,更有福利享不停。而线上问诊功能,也能让你第一时间找到高端私立医生、三甲医院医院,谘询任何关于养育的问题。
前几天刚刚迎来了霜降。霜降本就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,这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。也就是说,不久后,就要步入寒冬了。谚语中说「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」,所以这个节气养生保健尤为重要。
而对于宝宝来说,这个季节内的衣食住行四大类更是需要额外关注,想必很有经验的妈妈也掌握了一套自己总结的妙诀,那么今天就查缺补漏,来看看大白妈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实用保暖手册!
本文过长,先看电梯预览:
1、只要摸摸大椎穴,立刻分辨宝宝冷不冷;
2、5个最怕冷的部位,一定要做好相应保暖措施;
3、网传的「26℃穿衣公式」为什么不靠谱;
4、御寒没有错,但一定要避免「闷热综合症」。
宝宝身体上有个神奇的穴位,只要摸一摸,就可以知晓宝宝冷暖了。
就是图上所指的位置——大椎穴,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扫一下,若感觉温度正常,皮肤干燥则说明孩子衣服穿的正好;若感觉皮肤发烫、潮湿,则说明宝宝衣服穿多了;若感觉皮肤温度过低,则说明需要添加衣物。
大椎穴最能体现人体温度,想要宝宝身体健康,就要保护好大椎穴。
不要小看这一个大椎穴,要想孩子体质增强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保护大椎穴不受凉。平时可以多用手指按压大椎穴,或是将双手揉搓后发烫按压大椎穴,可以预防宝宝患上各种疾病。
NO.1小肚子
宝宝小肚子受凉,很容易发生腹泻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,所以柔软的小肚腩是最怕冷的部位之一。
保护好宝宝的小肚子,就等于保护了脾胃。宝宝出生后不久,肚子比较圆润,再加上宝宝总要蹬蹬腿、扭扭腰,小裤子很容易往下滑受凉。
保暖工作:穿上小肚兜,盖上小肚脐,可以一定程度遮挡环境中的冷空气,所以说过去的一些好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借鑑的。
一些质量好的保暖内衣也是保暖必备品,柔软的棉质内衣不仅具有较好的吸汗性和透气性,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,阻断体热流失,使宝宝不易受凉生病。
现在市场上有售卖连体装的宝宝服,穿上后就可以防止宝宝好动,裤子往下掉了。但是连体装有个不好的地方,就是处理便便不太方便,妈妈可以酌情选择。
如果宝宝晚上喜欢蹬被子,则可以放在睡袋里。切不要把被子盖得太偏上,防止宝宝睡着后引起窒息。
NO.2小脑袋
现代医学认为,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,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。且因为头部皮肤薄、血管粗,再加上小宝宝头发稀少的缘故,热量散发的特别大。
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热平衡关系非常密切,若不好好保护头部,热量会很快从头部散发出去。而且头部若受到寒冷刺激,头部血管收缩、肌肉紧张,可能会引起高血压、神经性头痛、伤风感冒、神经麻痹等症。
保暖工作:俗话说「天天戴棉帽,胜过穿棉袄「,虽然没那么夸张,但宝宝外出时还是应准备一顶温暖舒适的帽子,薄厚适宜,通风透气的最好。若是那种可以包住耳朵的帽子,就更好不过了。
在室内,若室温合适,可以不用带帽子,或者带上略薄透气的帽子,以宝宝舒适和冷热情况为准。
宝宝的婴儿床不要太靠近窗子,防止室外的冷空气透过窗子缝,直吹宝宝。晚上睡觉时应关好门窗,远离风口。
NO.3背部
人体的背部拥有很多经络和穴位,寒冷刺激后会影响肌肉、骨骼和内脏的功能,使人致病。所以后背保暖很重要。
保暖工作:外出时,一件保暖性好的毛衣、羽绒服、小棉袄就可以做好宝宝后背保暖工作。
宝宝的床上可以垫一块吸水性好透气的薄毛巾,之后再垫床垫等,这样可以保证多动的宝宝睡眠时后背干爽不闷热,对身体更健康。
背部保暖,不仅限制于背部不受凉,还应包括主动的对背部经络的「刺激」,从而有益于气血运行和气脉流畅。所以妈妈可以给宝宝做背部抚摸,暖暖后背,还能增加亲子互动。
NO.4小脚丫
和背部相同,人的脚底拥有很多的穴位,所以「脚底受凉百病侵」,中医学也认为,脚部是人的第二颗心脏,所以脚是人体保健的一个重要区域。
保暖工作:双脚的表面温度应维持在30℃左右,才最舒适。所以在寒冷的冬季,给宝宝穿一双保暖性好的厚袜子,就显得很有必要了。
另外,妈妈用双手轻轻按捏宝宝的脚底,刺激脚底穴位,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,对双脚的保健十分有益。
NO.5双手
宝宝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,双手若受了凉,极易导致全身供血不足,反射性的引起鼻、咽、气管等上唿吸道黏膜血管收缩,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,于是常见的感冒便来关顾了,所以手部的保暖也很重要。
保暖工作:外出玩耍时,建议带上一双温暖的手套。在室内的话若温度足够,可以不必。另外,不必手部的皮肤非常的幼嫩,为了防止皲裂,应涂一些有滋润作用的护肤品。
据说,人在26℃时体感比较舒服,所以网上疯狂传播26℃穿衣公式。
穿衣公式是出自一位医生的手笔,他对8类不同材料款式的衣物依据保暖情况进行了划分,给每一类衣物「明码标温度」,并根据穿衣情况计算公式:人体温度=室温+每一件衣物的温度,如果结果接近26℃,那么人体就能感觉相当舒适了。
这个公式有理有据,曾一度被很多家长奉为科学,每到换季,就搬出来算一算。但其实,这个穿衣公式并不靠谱。
此法忽略了衣物叠加的保暖效果;
此法忽略了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;
此法忽略了人体的散热能力。
所以,要想宝宝穿的暖和、穿的健康,不能靠一个「公式」就决定了,育儿还是要相信科学。
保暖工作的确十分重要,但即使是寒冷的冬天,给宝宝的保暖措施也要适可而止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各类保暖设备引进了婴儿房,什么空调啦、取暖器啦、厚床垫啦、热水袋啦,一股脑的应有尽有,这样很容易令宝宝患上闷热综合征(又称蒙被综合征)。
每年都会有闷热综合征的案例发生,今年年初一名3月半的男婴被家长匆忙送入儿科急诊部时已心跳停止,全身僵硬,医生初步怀疑孩子因窒息而不幸过世。
闷热综合征的原因多为妈妈担心宝宝冬天睡觉冷,盖得太多、捂得太严,引起宝宝闷热、出汗、缺氧、唿吸不畅、昏迷,甚至窒息死亡等不良后果。
所以给宝宝保暖的同时,不过太过。冬季室温以18℃—22℃为适宜,新生儿室内温度可保持在22℃—24℃。湿度保持在45%~60%之间即可。
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,但使用方法比较严格,除了每天换水、定期消毒外,还要注意使用纯净水或矿泉水,否则会产生负面效果。加湿器使用不当,就会变成「雾霾制造机」,想要深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加湿器的话,可以直接回看往期内容《天气干冷,当心别让宝宝患上「加湿器肺炎」!》
室内养些绿色植物,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湿度,建议选择一些体积小、晚上也释放氧气的植物,如仙人掌、芦荟、虎尾兰、吊兰等,但也不要放太多,一两盆就足够了。